为让师生深入理解音乐文化,感受音乐的魅力, 由文学院音乐系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于7月12日于音乐系129教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学术周”共包括包括四场讲座和一场座谈会,有幸邀请到台湾师范大学庄文达、台湾艺术大学蔡秉衡和上海音乐学院冯长春、邹彦四位教授担任学术讲座主讲人,我校音乐爱好者积极参加。
四位主讲人分别以《从民间音乐素材探析近代华人钢琴协奏作品》、《台湾现代国乐与原住民谣的发展现况》、《体裁、风格分析与音乐演奏》、《豪情壮志的音乐年代:大跃进时期的音乐文化》为主题讲述民间音乐素材、台湾现代音乐形势以及音乐的演奏风格和大跃进时期的音乐文化。
庄文达从民间音乐素材、创作技法、作品分析归纳三个部分展开讲解。本次讲座的特色在于讲解形式十分新颖,庄文达在讲解的同时深情演唱、演奏代表曲目,为现场听众献上一场音乐盛宴。庄文达从早期歌曲风格及分类讲起,以从日本引入的卡拉OK与本国歌曲相结合为例子,阐述每一个阶段各个国家的歌曲风格。 紧接着,他以《黄河钢琴协奏曲》为例,从此曲创作时代背景、创作理念、结构、曲式架构等几方面进行讲解。
蔡秉衡以学校乐团与民间乐团的发展为主轴来讲述现代国乐,并且探讨了台湾国乐从业余到专业的成长历程;当谈到原住民歌谣时,他主要以布农族和排湾族的传唱团队为例,探讨了他们对歌谣保护方式及其发展问题。通过对二者现状的概括对比,蔡秉衡提出目前台湾呈现出了本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
邹彦担任表达了自己对于著名钢琴家莫扎特、贝多芬以肖邦演奏风格的个人见解,与此同时,客观评价了当今演奏家的不同演奏风格。随后,邹彦给音乐系学生提出了有关如何掌握好钢琴曲演奏风格的建议,通过现实例子来鼓励学生要多加积累、练习,尤其是要多听钢琴曲,用心来感受其中的不同。
冯长春以“‘大跃进’音乐文化的兴起及其特点”为中心,进行了“音乐为工农兵服务”的跃进总动员、创作科研“放卫星”、“写中心、唱中心”、全民歌咏运动、普及性的器乐与歌剧创作、“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音乐教育、音乐领域里的政治大批判共计八个方面的讲解。
“本次‘音乐学术周’的举办更加激发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各位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新颖,在实践中学习,效率更高。”音乐系1701班王雅云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本次“音乐学术周”讲座的举办促进了音乐系学生对于音乐体裁、风格分析及音乐演奏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音乐系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