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继承人杨春梅展示技艺 毛晓彤摄
潍坊市寒亭区文旅局局长韩申军讲述传承年画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意义 窦艺丹摄
实践队员认真记录讲解员讲述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窦艺丹摄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团工委书记及西杨家埠村支部书记与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窦艺丹摄
深入发掘非遗内涵,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是大势所趋,要推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留住乡村的“魂”,让古老文明承担起乡村振兴的现代使命。8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BET体育365投注官网“齐风鲁韵”实践队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开展专项调研活动,着力于探寻杨家埠非遗文化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调研杨家埠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并推动杨家埠村走上致富道路的秘诀所在。
年画入遗,文化保护在路上
杨家埠年画承载600余年的风雨洗礼,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举案齐名,史称全国三大画市之一。2006年,杨家埠年画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当地旅游发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的全域融合发展模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实现旅游区游客“流量”变“留量”,园区不断“破圈”“出彩”。
园区古风古色的大门讲述着杨家埠的悠久历史,实践队员来到木版年画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以“粗犷朴实、造型夸扩、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图文并茂”等艺术特色著称于世。木版年画的主题形式多样,灶台旁的灶王爷年画、大门前的门武神、窗户两旁的月光画等传统农村院落年味十足的年画,让队员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气息。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杨家埠年画的镇馆之宝《天下十八省》地图,此图原件图幅1.97平方米,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队员们也从地图中找到了各自家乡古代的行政区划。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依次通过寓意“福、寿、禄、喜”的四个门廊,门类齐全、题材广泛的年画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
“一颗明代古槐,百年历史变迁。”位于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的明代古槐见证了年画的春秋鼎盛。历经风雨洗礼,古槐一面树干已经枯死,但大树却仍展现着勃勃生机,树上红色的祈福条迎风招展,代表了人们诚信祈愿灾疫消退、平安喜乐的美好愿望。在寒亭区文旅局局长韩申军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过去杨家埠村家家门前都种着槐树,槐树对于杨家埠村年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槐树的花可以入药,豆的汁水可以做颜料且绿色环保。杨家埠村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一颗颗槐树的奉献,虔诚的杨家埠先祖将每年的三月十六定为“植槐日”。韩申军也向队员们传达了希望更多的青年走进潍坊杨家埠,感受古老年画魅力的期望。
走近非遗,文化传承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木版年画传承数百年,历经风雨而不息,守住了百年民族记忆。展现一个民族精神血脉的延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年画雕刻作坊,课桌大小的工具台上一字摆开了七八把刻刀,几位传承人正心无旁骛的雕刻木版。当实践队员提到想要采访正在伏案雕刻的杨颖伟大师时,他先是细心雕刻完人物最后几根胡须,才放下工具向实践队员们展示手中的木版和原图。木版上根根分明的胡须,刀起刀落,线条初具。他告诉实践队员,“我们做这样一块木版大概需要一个月,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把线条雕刻流畅。”杨颖伟大师家族世代传承年画雕刻工艺,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他曾雕刻过许多独一无二的作品,其中他为2008年奥运会专门制作的“福娃”木版年画观赏版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的高度评价,并被其收藏。每一块版的背后,都是数笔的雕刻,数月的坚守。
墨与纸的交融,拓印出千年时光之美。在工艺美术大师杨春梅的指导下,实践队员窦艺丹和毛晓彤体验了年画印制过程,一本厚厚的宣纸册,几块各色的版料,日复一日的印制,方可得出一幅幅成品的年画。“年画印制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传承人们手工印制年画坚守了初心,一生做一事,值得我们青年学习!”实践队员窦艺丹对传承人们表达了敬佩之情。
非遗赋能,富美乡村在建设
杨家埠村为何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杨家埠村实践了“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的口号,盘活文化资源,激活非遗文化,用更多的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助力,实现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赋能”。
走进杨家埠村,墙壁上印着五彩缤纷的年画,这个文化元素十足的小镇深深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团工委书记及西杨家埠村支部书记与实践队员交流杨家埠村乡村振兴的经验及愿景。历经时代变迁,许多村庄仅将传承非遗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途径,但杨家埠村依然坚守非遗实现乡村发展的初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引导村办企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不同产业在推动乡村致富道路上共同发力。
在交流中,杨家埠村支部书记谈到,“当前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传统年画市场需求减少,愿意从事年画传承行业的年轻人也很少,也缺少一些新点子宣传我们的杨家埠非遗文化。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句口号,也需要我们去落实行动。非遗传承的路还很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实践队员窦艺丹提到利用当前网红经济推广杨家埠非遗文创,促进周边相关乡村服务业的发展,并建议旅游区推出纪念品供游客带回宣传,这些建议得到了村支书的赞同。谈及未来杨家埠村的发展,村支书提到将会推动村史馆的完善发展,让村史馆记录杨家埠非遗历史发展的点点滴滴。
乘乡村振兴之东风,走致富兴村之大路。“如今年画文化已经走进寒亭区各中小学,很多学生都对年画有一定的了解。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去了解年画文化,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实践队员从悦阳对杨家埠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将会有更多的青年人才主动传承非遗文化,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