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研我国法律援助现状与法治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法治建设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萤烛实践队展开有关于乡村法治建设的暑期社会实践。
一.深入乡村,实地考察法治建设
8月17日,萤烛实践队实践队队员王新妍等同学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太山村开展了走访调研,太山村是一座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的村庄。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据实践队员了解到,该村近年来法治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推进,村民的法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村内设有法治宣传栏,经常供村民阅读观看,但是乡村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现在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人都要讲法,我们村民对一些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还是希望在未来可以多学点法律,保护自己。”太山村一位村民讲到。随后,队员意识到,想让乡村人民更加懂法,宣传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是要给村民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援助,这与萤烛实践队队员们的实践主题不谋而合。太山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村民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努力,而素质的提升的重要一环就是尊懂法守法用法。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乡村法治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
二.走访调查,为乡村法援尽心尽力
“我们现在可以接受到的法律知识就是看报和网上刷视频,有些关乎到自身的法律问题总是琢磨不透,但去律所咨询费用有点高了,好多能用法律解决的事都不知道怎么维权。”王新妍采访村民了解到。针对此情况,萤烛实践队以该村对法律援助的了解程度为出发点进行调研走访。调研内容为乡村法律援助机构和相关人员设立情况与法律援助相关内容宣传情况、村民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村民们的法治意识为具体内容。走访得知,村民们对“生活中遇到的纠纷类型大多是哪些”、“假如遇到纠纷是否愿意借助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是否认为有必要了解法律知识”等在内的一些问题说法较为统一。村子虽然暂时并未设立法律援助相关人员、机构,也没有定期开展相关法律知识的宣讲活动,但村民们在生活中遇到姻家庭纠纷与土地流转纠纷等问题,愿意主动借助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三.爱心咨询,为乡村传播法律知识
萤烛实践队队员多为法学生,了解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常识,太山村村民虽然接触也懂得一些法律知识,可终归日常所接触的法律知识有限,了解法律中存在误区,不知道如何维权的情况常常出现,于是队员们积极热心的为现存在法律问题不知道如何维权的村民提出法律援助,并且对乡村中可能接触到的土地流转,婚姻问题等常规法律知识进行普法宣传,致力于为太山村的法治建设出一份力量,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实践队可以帮助到村民,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些法律援助是我们的荣幸,也是实践中值得最开心的事儿,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实践真真切切的去帮助这个村庄村民增加法律知识,为乡村法律援助做贡献。”萤烛实践队队长许国岩在结束一天的法律援助后说到。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建设法治乡村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实践可以得知我国法治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此作为突破口,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队员就乡村出现的法律问题做笔记 王新妍摄
实践队员王新妍对村内法治建设进行调研 李依璇摄
实践队队员离校前合照 张晶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