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建设家乡,我们在路上 ——法学2101个人队伍返乡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21 作者:韩嘉怡 审核:刘璇 刘乐扬 韩嘉怡 旦增曲珍 发布:赵延升 浏览次数:100

祖国的发展需要当代青年人贡献青春力量,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为了参与到社会中,为祖国的建设添彩,法学2101班部分同学们在暑假期间返回家乡,开展了一系列个人实践活动。

重温城市建设,传承先辈精神

为了重温三线城市建设历程,回顾先辈艰苦创业岁月,韩嘉怡在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展于8月12日开展了重走三线道路个人实践项目。

韩嘉怡了解到1964年5月15日,毛泽东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上他从战略高度提出来一二三线建设布局,攀枝花被列为三线建设重点城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直到80年代这一段历史中,攀枝花创造了“百里钢城”的奇迹,一跃成为了西南地区最瞩目的城市。馆中展示了三线建设时期的众多重工业发展成果以及壁画和黑白照片,先辈们在交通十分不便的山中用肩膀扛走巨石,用双脚踏平陡山,在荒凉的山中艰苦奋斗,建设起了一座城。所有的史料都展现出着先辈们不畏艰苦,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此次参观使韩嘉怡了解到攀枝花是老一辈城市建设英雄们打造的,相信三线建设精神将会在这片热土上长存,新一代青年人会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城市的建设,为祖国的建设奋斗终生。

提升防备意识,保护安全校园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诈骗意识,防止更多的家庭上当受骗,旦增曲珍回到家乡西藏的一所乡村小学进行小学生反诈宣传。

在宣传中旦增曲珍举出了许多诈骗案例及诈骗手段,以便于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诈骗犯罪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增加学生们对于诈骗方式的了解,提高学生们对诈骗的防范意识。同时,在宣讲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听讲,表现出来对于此次诈骗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本次宣讲让乡村小学的学生们增强了反诈骗意识,培养了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防诈骗知识技能。

担当时代重任,助力社区建设

为了投身于家乡的社区建设,为了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社区建设工作,刘乐扬在暑假期间参与了以“担当时代重任,助力社区建设”为主题的“返家乡”实践活动。

在实践期间,刘乐扬多次来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园街道和辛店街道下属社区,协助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在助力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她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协助进行核酸检测登记等工作,深入基层群众,切身体会到社区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在服务社区居民中刘乐扬也感受到了群众的积极配合,感受到基层人民群众在全民抗疫上的团结。

刘乐扬表示:“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理应关注家乡发展,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要与时代并肩同行。”

深入乡村基层,投身志愿服务

为了深入体验乡村基层,为人民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刘璇在暑假期间参与了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在这次的实践中,刘璇去到山西省大同市邢庄村村委会当志愿者,主要协助村委会做一些宣传工作,跟随副书记记录村里举办的一系列村里的活动并对邢庄村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了解。邢庄村的副书记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刘璇通过观察和帮助邢庄村副书记工作,学到了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民,明白了在基层为群众做事时,要用爱心去感受他们的实际情况,学会换位思考。群众有事找你,服务要周到。时刻谨记村官不是官,是人民的公仆,同时要注重学习,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乡村干部学习,向农村实践学习。

乡村振兴从来不是说说而已,需要的是青年人积极投入青春力量,投身于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乡村建设尽心;为祖国发展效力。

刘璇进行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刘璇摄

刘乐扬进行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刘乐扬摄

韩嘉怡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 韩嘉怡摄

旦增曲珍进行反诈进校园实践活动 旦增曲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