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中探寻莱州市丰厚的文化资源,感受莱州市民的日常精神文明生活,探究莱州红色文旅发展状况,荟聚山河实践队于8月20日下午走进市民之家进行参观学习。
在莱州市文昌小学学生王钰涵与莱州市第一中学学生王曌冲的引领下,实践队员循着莱州文化印记,从文化小镇走进市民之家,全方位感受莱州市千年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水平发展。
一腔热血,彰显莱州精神
徜徉于莱州市革命历史馆,实践队员重走革命先驱的拼搏之路。巧用壕沟地道战、反包围战、麻雀战奇袭战等战术智勇杀敌……实践队员感受到掖县子弟兵“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誓死决心;正确认识到掖县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需要,建立北海银行以备军需,在敌人夹缝里建地下医院……实践队员见证着胶东党组织“一师制十万,巧力打千钧”的智谋爱民。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当时艰苦时期的生动场景,更生动体现着掖县党政军民抗日的决心。
实践队员边走边读,来到一堵肃穆的墙面前。墙面上陈列着的是莱州籍和在莱州战斗过的将军,看着这些英雄人物饱经风霜的脸,实践队员在心中默念每一位将军的名字,感受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热血激昂的红色青春。回首,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艳的党旗,那一抹骄傲的红是革命前辈对吾辈青年的呼唤。历史与现实的呼应,激荡起实践队员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满腔热血。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在市民之家,实践队员为莱州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决所触动。“他们把昔日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岁月,变成今朝千帆竞发、百争流的光明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出我们这一辈青年的力量,珍惜好前辈们为我们拼出来的美好今天。”实践队员张栩赫感悟到。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实践队员将把在莱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所思所学所想,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的鲜活力量。
精工细艺,流转千年智慧
东莱古邑史长久,人慧物丰好地方。实践队员跟随着王钰涵的脚步来到莱州市文化馆。进入馆内,迎面而来的是琳琅满目的莱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致秀美的刺绣、剪纸,富有灵韵的蓝关戏、胶东大鼓,目不暇接的草辫、花饽饽……千年古邑的文化精髓凝结成形象的物品,陈列于莱州市文化馆中。实践队员望着一件件展品,眼前浮现出散落的材料经过制作者温热的手心、升华为富有劳动智慧和千年韵味作品的画面。
在与讲解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员认识到,莱州古城依托其丰厚的文化资源建立市民中心。在这里,莱州市数千年来、多个方位的文化内容在这里聚集,向实践队员展示出更加立体生动的莱州。在这里,实践队员以集合的视角走进莱州非遗,将这几天亲身走过的非遗细节与概括性的非遗成果凝结。
当古城历史与现代科技邂逅,高真实感渲染的电子景带着实践队员穿梭回千年前。实践队员沉浸在博大精深的莱州博物馆中,欣赏着魏晋时的文光射斗、书艺流芳,感叹着清朝时的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细听他们缓缓讲述着这座古城千年的故事。
走进市民之家,是走进莱州市民的日常精神圣地,也是走进莱州市深厚文化凝聚的“藏宝盒”。实践队员在市民之家探究非遗文化、回望革命、感悟先贤精神,发掘更多的莱州记忆。
莱州当地校学生带领实践队员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 曾卢瑄摄
实践队员与当地游客交流 曾卢瑄摄
实践队员在市民之家合影 曾卢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