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筑梦实践队在新疆石河子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传承兵团精神 践行青春使命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企业参访、老兵访谈、红色教育和支教服务等系列活动,深入感悟兵团精神的深刻内涵,用青春脚步丈量兵团热土,留下一段有意义的实践经历。
科技赋能:探访现代农业前沿
实践队来到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展厅,各类节水灌溉设备和智能农用机械让队员们大开眼界。技术员详细讲解了压力补偿滴灌带、内镶式滴灌带等创新产品的工作原理,从滴灌带如何精准控制水流,到如何适应不同地形和作物需求。现场演示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更是让队员们赞叹不已。这些设备不仅节水高效,更能精准控制水肥配比,真正实现了智慧农业。队员卢彦博在调研笔记中写道。
岁月如歌:聆听两位兵团老战士的奋斗故事
在新城街道,实践队先后采访了胡友才和陈立培两位兵团老战士。胡老颤抖着双手向队员们展示当年的劳动工具:那时候我们住地窝子,喝碱水,用坎土曼开荒,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王老则动情回忆道:我们这一代人,把青春都献给了这片土地,看着戈壁变良田,再苦也值得。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唱起《边疆处处赛江南》时,队员们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用一生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队长牟雅丽说,这些活历史比任何教科书都更让人震撼。他们的故事是兵团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红色记忆:周恩来纪念馆里的精神洗礼
在周恩来总理纪念馆,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12.8米高的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7.8米象征总理享年,碑文6.7米代表视察年龄,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让队员们感受到兵团人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纪念馆内230多幅珍贵照片和实物展品,特别是周总理乘坐过的红旗轿车,将那段历史鲜活地展现在队员面前。周总理'备战防边,生产建设'的题词,至今仍在激励着兵团人民。队员巴合兰感慨道。在《周总理和新疆各族人民在一起》的大型浮雕前,实践队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团誓词仪式。
爱心传递:社区支教播撒希望
实践队还来到八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支教活动。队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精心设计了科普实验、红色故事会等课程。成员胡安琪儿带领孩子们做的节水小实验生动有趣,巴合兰讲述的兵团故事引人入胜,从兵团的起源到先辈们的奋斗事迹。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队员郭修铨说。临别时,孩子们将心中的兵团故事绘制成一幅幅画,这些画作将带回学校展览。
实践感悟:青春与时代同行
通过一周的深入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兵团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新时代的宝贵财富。在总结分享会上,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兵团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此次活动让我们明白,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队员阿米娜说。实践队将把调研成果制作成宣传册,通过新媒体传播兵团故事,他们将持续关注边疆发展,以实际行动,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实践队员前往社区支教
实践队员参观液压翻转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