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月2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筑梦实践队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民族社区与团结社区,开展“童心护航,共守平安成长路”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实用知识守护社区居民安全,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活动当天,民族社区与团结社区的活动室内早早坐满了前来参与的孩子。实践队队员们提前布置好了场地,精心准备的PPT课件、生动的宣传海报以及简易的演示道具,让整个活动现场既温馨又充满教育氛围。
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队长林子雯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安全意识像一颗小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不只是让他们记住知识,更能学会保护自己,让每个孩子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这就是我们实践队最想看到的。”
急救知识讲解环节中,实践队队员以“身边的意外伤害”为切入点,结合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特点,重点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烫伤、擦伤、扭伤等意外情况展开讲解。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再现了孩子们可能遇到的意外场景,引导他们思考“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队员们还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在队员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通过亲身体验加深记忆,整个过程中,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配合,现场互动十分热烈。
接下来的防溺水知识环节,队员们结合夏季高温、儿童溺水事故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将讲解重点放在“识别危险”“学会自救”“科学施救”三个方面。他们先是展示了几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随后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野外池塘、河流、水库等危险水域的隐蔽风险,提醒孩子们坚决远离无安全保障的水域。在讲解自救方法时,队员们强调了保持冷静的重要性,演示了如何在水中保持身体漂浮、如何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等实用技能。针对“发现他人溺水该怎么做”这一问题,队员们特别强调了“未成年人不能盲目下水施救”的原则,引导孩子们牢记“大声呼救、寻找成年人帮助、利用身边漂浮物施救”等科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孩子们明白错误施救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防暑知识讲解则紧扣夏季高温天气特点,向孩子们介绍了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的不适反应,比如头晕、乏力、口渴等中暑早期症状,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观察、及时察觉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在预防措施方面,队员们建议孩子们在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同时要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身体造成负担。对于如何应对中暑情况,队员们也进行了简要讲解,告诉孩子们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必要时及时寻求大人帮助,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
“以前总觉得这些知识离生活很远,今天跟着学了才发现,这些小技巧在关键时刻真能派上大用场!”朝默尔力格小朋友在参与互动后骄傲地说道。
同心筑梦实践队此次走进社区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实用的安全知识,更传递了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关爱,团队成员将继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贴心服务中愈发绚烂。
、
急救知识讲解 冯晓杰摄
、
学生上台互动 冯晓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