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法舟童航育新苗,启蒙教育开新程

发布时间:2025-08-06 作者:侯博文 罗雅文 李欣悦 审核:陈熙 发布:杨倩 浏览次数:10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是筑牢法治社会根基的关键一环。为探索法治精神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与在童心的浸润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舟童航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幼儿园,并联合多支支教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法治启蒙与志愿实践活动。

基层扎根,深耕社区普法之路

7月17日,法舟童航志愿服务队走进黄岛区新松街社区,开启了为期7天的“博雅乡村”夏令营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法治启蒙教育。

思想与价值培养课程从历史与认知入手。队员们借助南湖红船模型讲述党史故事,并组织孩子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加深他们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在疆域认知课上,孩子们通过亲手拼合中国地图,直观感受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意义。同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知识被巧妙地融入生动的故事讲解中,向孩子们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课程还鼓励实践,孩子们纷纷写下“分享玩具给山区伙伴”的志愿宣言。

随后的传统文化课程带领孩子们动手体验。非遗剪纸课上,孩子们学习剪出象征吉祥的“福”字。书法课上,队员们重点解析了“灋”字的结构——其横平如天平象征公平,竖直似准绳代表正直,帮助孩子们在书写中体会法治精神的内涵。此外,中外神话故事课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奇幻的叙事中感受文明的传承。

接下来的课程转向科技实践与安全防护。科技课堂上,孩子们动手制作简易VR眼镜,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在模拟知识产权听证会上,他们扮演“小法官”,围绕具体案例讨论《著作权法》,理解保护创意的重要性。安全实践课则教授实用生活技能:通过情景演练学习过期食品的维权步骤;掌握洪水逃生口诀和地震防护动作;在模拟法庭环节,孩子们处理校园霸凌案例,学习如何留存证据和依法求助;垃圾分类闯关游戏则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多元课程,法治元素被自然地融入文化传承、科技体验与生活实践之中,有效帮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学习知识,逐步树立起法治观念。

剪纸课程 黄琦栋摄

书法课程 李欣悦摄


幼园播撒,探索法治浸润新篇

7月25日,法舟童航志愿服务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新区伟才晨曦幼儿园,面向中班、小班幼儿开展法治与文化启蒙活动。

实践队以“美丽家园我行动”为主题,向孩子们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保护法》的意义,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法律在环保中的作用。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知识。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游戏,在轻松氛围中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随后进行的“传统文化书法”课上,队员们首先介绍了书法基本知识和“笔墨纸砚”的用途,并示范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孩子们在指导下使用水写布认真练习。同时,队员们巧妙融入法治元素,解析了“法”字繁体“灋”的结构含义——横平象征公平如天平,竖直代表正直似准绳,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法治文化内涵。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收获颇丰。队员何冉感言:看到孩子们专注书写字的神情,真切感受到法治文化融入传统教育的希望。此次幼儿园实践,法舟童航志愿服务队巧妙融合多种元素,在幼儿心中播撒了法治与文化的种子

垃圾分类 侯博文摄

云端赋能,联动四方助推普法

盛夏未歇,步履不停法舟童航志愿服务队联合四方支教队,精心打造特色法治启蒙课堂,让法治星光穿透暑热,照亮童心成长路。

联动南杉公益助学团队豫见石光支教队,7月29日,实践队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冯桥镇孙路口小学的学生们开展线上交通安全课。课程以趣味故事《羊村小羊上学记》导入,系统讲解步行、骑行及乘车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要求,普及道路安全知识。互动案例测试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有效提升安全意识。从甲骨文“法”字解构“水去不平”之公平内核,延展至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生活护盾;次日,实践队携手鲁豫相约支教队,于河南洛阳五头镇中心小学开讲。结合“网购纠纷”“见义勇为”等生活案例,阐释法律应用及背后法理,延伸普及《环境保护法》,轻松氛围中有效激发孩童学法兴趣。除此之外,实践队还协同星光支教队,为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阎店楼镇育英中学的学生们推出网络安全普法课。《李白杜甫奇遇记》动画开篇,聚焦游戏充值陷阱、网络诈骗防范,系统讲授个人信息防护要诀。“小小法官”模拟断案、“侵权连连看”等沉浸式游戏,引导孩童学以致用,巩固所学。同日,联合向阳花望曦支教队,在湖南省常宁市三角镇中心小学开展儿童性保护普法课堂。专业表述界定性侵害法律概念,生活化案例解析助力建立辨识认知,重点传授“拒绝、远离、告知”三步法与法定求助路径,规范化教学筑牢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法律防线。

本系列课程立足儿童认知特点,创新运用故事、动画、游戏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活场景。通过线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在寓教于乐中播撒法治种子,为乡村儿童搭建起连接法律与生活的认知桥梁。

在为期数周的“童航”实践中,法舟童航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幼儿园,并联合多支支教队伍开展线上普法,将法治启蒙的种子广泛播撒。从社区夏令营的多元课程到幼儿园的文化浸润,再到云端连接四方的法治课堂,队员们见证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故事聆听、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中,逐步理解规则、感知法治精神、树立家国情怀的过程。

队长鲁力萌在总结实践时表示:“孩子们在模拟法庭上的认真投入、在书写‘灋’字时的专注神情、在网络安全课上的积极互动,都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这让我们坚信,用心设计的启蒙教育,能在童心中深植法治的根苗。”本次系列实践有效结合了法治教育与文化传承、科技体验、生活技能,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法治信仰的种子,将伴随孩子们成长,为法治中国的未来夯实根基。

模拟知识产权听证会 张耀中摄

实践队成员合影 黄琦栋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