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同心筑梦实践队赴沈阳北大营旧址开展抗战历史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5 作者:张健恒 审核:陈熙 发布:杨倩 浏览次数:10

    8月2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筑梦实践队一行人走进沈阳北大营旧址。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实践队以“重温抗战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在这片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学习之旅。

    沈阳北大营旧址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关键发生地,至今仍保留着多处原始营房遗迹。青砖灰瓦的墙体上,岁月冲刷的痕迹与隐约可见的弹痕相互交织,勾勒出1931年那个深夜的紧张与悲壮。实践队队员们沿着旧址步道缓缓前行,在复原的东北军士兵营房内,旧式军床、煤油灯、步枪模型等展品整齐陈列,讲解员细致讲述着当年驻守官兵的日常起居与战备状态,以及事变爆发时他们仓促应战、浴血抵抗的英勇事迹。“看着这些实物,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先辈们在国难当头时的焦灼与不屈。”队员辛书翰驻足良久,轻声感慨。

    参观途中,实践队还偶遇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现空军航空大学)第十六期飞行学员。这群平均年龄近旬的老前辈,正自发来到北大营旧址缅怀历史。得知实践队是来学习抗战历史的青年学子,老人们热情地拉起了家常。“我们那时候学飞行,就是想着能早点驾机保家卫国,不让侵略者再踏入国门一步。”老前辈指着旧址内的历史图片回忆道,“你们现在条件好,更要把‘勿忘国耻’四个字刻在心里,年轻人有担当,国家才有力量。”队员们围在老人身边,认真聆听他们的军旅故事,不时追问当年的战斗细节,两代人关于“爱国”与“担当”的对话,让红色基因在交流中悄然传承。

    “以前在课本里学‘九一八事变’,更多是文字上的认知;今天站在北大营的土地上,才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队员徐一娜参观结束后说道八十年过去,硝烟早已散尽,但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防线,永远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底气。”队长林子雯则表示:“看到老飞行员们即便年迈,谈起保家卫国仍眼神发亮,我更明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奋斗,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此次北大营之行是同心筑梦实践队暑期实践的重要环节接下来,实践队将整理此次参观的影像资料与感悟心得,通过校园宣讲、主题班会、线上分享等形式,把在北大营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给更多同学,让更多青年学子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践行强国之责。

 

队员参观旧址 季粟萍摄

队员合影 季粟萍摄

 


Baidu
sogou